今年的思潮是,以前我们主要借鉴美国模式,现在要偏向德国模式。
美国模式,就是一切以市场为导向,这样市场可以快速繁荣。但这种模式发展到最后,就是资本当老大,庞大的财阀集团会决定这个国家的政治,经济,社会,进而带来极大的贫富差距。
而德国模式,则是政府端主动干预,目的是为了保持社会财富的均衡化,在整体富裕的情况下,尽量避免出现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。这种模式有个专有名词,叫做社会市场经济模式。
德国模式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熟悉?
德国模式的房地产,是作为社会福利的一大部分,刻意淡化经济支柱地位。
租房方面,出租的房源,三年之内,租金不能超过当地房租正常水平的20%。
房产交易方面,德国基本上不要想通过卖房来赚钱,政府会请专业人士做出当地的价格标准线,“德国《经济犯罪法》规定,如果地产商制订的房价超过合理房价20%,则为超高房价,将构成违法行为受到处罚;如果超过50%,则为‘房价暴利’,这将触犯《刑法》构成犯罪,出售者将受到更高罚款,最高被判处3年徒刑。”
买完房子,十年之内出售,要收15%的投机税。
也就是“房住不炒”。
德国的教育,从小学开始就对孩子分流,一部分孩子可能会走学术化的道路,上正规化的大学。
还有大部分孩子,上职业化学校,加上师徒制教学模式的双管齐下,学生们学到的东西,是完全针对于他们日后就业用得到的职业教育。
德国是以实业为根基的国家,任何资本要为实业服务,也就是所谓的“脱虚向实”。
那些互联网,金融,这些能赚快钱的行业,在德国发展都是受限制的。
所有的资源向实业流动。
德国60%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,其中有许多隐形的细分行业冠军。
这些隐形冠军企业的优点是,非常稳定,平均存活寿命是66年,其中38%寿命超过100年。这就带来了稳定的市场就业岗位需求,与稳定的供应链需求。
我们高层肯定了解德国模式,不说别的,如果要求房价不得超过合理房价的20%,这条执行下去,那就坑得不行。
届时那些房价偏离正常市场行业过多的二手房,就会受到重大打击。
所以我一直强调,不要追高,不要追高!无论是高价的景观房还是学区房,从投资角度出发,过于高价的,就不要追。
至于其他现在最赚钱的行业,教育已经倒了,而金融,地产,互联网,可能都要做好行业红利被弱化,超额回报减少的心理准备。
Comments | NOTHING